
《Marie Antoinette》是一部女人视线的电影。整个色彩就像糖果、蛋糕,像fantasy,主演是那个长相奇怪的Kirsten Dunst。
说她奇怪,是在《蜘蛛侠》里的印象,圆鼓鼓的脸,淡蓝色的眼睛,喜欢她的眼神,有那么一个瞬间,好象她是穿透你的身体,看着你身后的某一点,比起那些三头六臂、美轮美奂的好莱坞女星,似乎更真实而平民,犹如邻家的小妹,或者橱窗里长相、表情千千万的卷心菜娃娃。
在日本,大家说她是“ブス可愛い”。有些丑,有些可爱的意思。
看她的古装,却不觉得时代久远。因为她的可亲,似乎今天都有她鲜活、温暖的气息在身边。
导演也是女人,而且是主演的密友,看得出电影中她们的默契。而印象最深的,是那一双双绝无仅有的鞋子,拿到现代来,也是标新立异的。和喜欢看的一部连续剧《Sex and the city》里面的鞋子,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。
粉红、缎带、蝴蝶结、珠子,女人永远的心动。
Marie在历史上,是骄奢淫逸出名的皇后。然而,在这部电影中,被演绎成一个普通的女子,甚至比普通更来得单纯。
伯爵紧急求见,报告情势危急。而对于Marie来说,敌情远远不如袖口上用什么花边重要。丈夫的冷漠无情,令她只有以感官的享乐来排遣郁闷。于是她的头发,越梳越高。到了深夜溜出去跳假面舞的时候,已经高得要塌下来了。
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,孩子是很大的转机。Marie在小公主出世之后,就完全回归自然。不知女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中,是不是随时都需要一处归宿与寄托。看她穿着棉质长裙,头戴草帽,真的希望她的日子,可以这样一直太平下去。
然而农民们挤向皇宫,深夜依旧呐喊不停,她的小公主受了惊吓,于是她出去,对着民众深深地弯下腰来,鞠了一躬。暴动因此暂时平息。在她心里,只是祈求愤怒的人们,让我心爱的宝贝安睡吧。不要让眼泪,湿了她可爱的脸颊。
喜欢电影的结局。疾驰颠簸的马车里,路易16世说:你在看那些宫殿道旁的树吗?
Marie平静得甚至微微带着笑容,说:不,我在跟它们说再见。
电影到此结束,留下淡淡的余韵。是的,女人不喜欢面对悲剧。不要看到美丽之隔壁,即是苍老和哀伤。不要终结。
Marie的表情始终高贵美丽,其中最喜欢的是这样的两处。
与路易16世有了初夜之后,变成一个女人。绿色的草坪,开满不知名的小花,她躺下来,看着天空,然后闭上眼睛甜蜜地笑。-------虽然是自己千方百计求来的欢爱,毕竟是感觉美好的。
另一处,是与年轻英俊的伯爵有了私情之后。而伯爵上了战场,来保卫国家和皇族。路易十六迟钝地玩着纸牌,和贵族们沉闷地打发着时光。
Marie忍无可忍,征得同意,独自回到房间。倒在床上哭着自己的爱人。一个尊贵显赫的人,想着心上所爱,眼里是蓝色的忧伤,粉红的脸颊,已经苍白。爱一个人,令她的灵魂变得谦逊而赤裸。眼泪不再只为自己,却因爱情而变得珍贵。
不由得替她庆幸,不管后面还有什么,毕竟有过那么一次不同寻常的投入。和自以为的真爱。身陷囹圄之后,她想念的,除了孩子,还可以有这么一个心上人。女人,除了是一位母亲,之前必定先是一个女人。
Marie不是一个坏人。她只是错在对政治的不关心和无能。
女人,要的不过还是一个优秀的男人。心灵皈依,又是孩子。
世间的男人,往往立志征服世界,以此来征服心仪的女子。
而女人,却想通过征服一个男人来征服世界。------如果,很不幸的,这个男人懦弱无能,那么这个女人就注定将是悲剧。
现代很多女子,在职场不让须眉。深处是不是因为类似的失望。努力要靠自己过得很好,却有多少个夜,像剧中Marie的眼泪,想着那个辜负自己的男人,想着或许,至少还有某一段曾经是真实。至少,那一个夜晚,那一个拥抱,那样一种愉悦,他的体温。至少,那是曾经温暖过自己的东西。
说她奇怪,是在《蜘蛛侠》里的印象,圆鼓鼓的脸,淡蓝色的眼睛,喜欢她的眼神,有那么一个瞬间,好象她是穿透你的身体,看着你身后的某一点,比起那些三头六臂、美轮美奂的好莱坞女星,似乎更真实而平民,犹如邻家的小妹,或者橱窗里长相、表情千千万的卷心菜娃娃。
在日本,大家说她是“ブス可愛い”。有些丑,有些可爱的意思。
看她的古装,却不觉得时代久远。因为她的可亲,似乎今天都有她鲜活、温暖的气息在身边。
导演也是女人,而且是主演的密友,看得出电影中她们的默契。而印象最深的,是那一双双绝无仅有的鞋子,拿到现代来,也是标新立异的。和喜欢看的一部连续剧《Sex and the city》里面的鞋子,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。
粉红、缎带、蝴蝶结、珠子,女人永远的心动。
Marie在历史上,是骄奢淫逸出名的皇后。然而,在这部电影中,被演绎成一个普通的女子,甚至比普通更来得单纯。
伯爵紧急求见,报告情势危急。而对于Marie来说,敌情远远不如袖口上用什么花边重要。丈夫的冷漠无情,令她只有以感官的享乐来排遣郁闷。于是她的头发,越梳越高。到了深夜溜出去跳假面舞的时候,已经高得要塌下来了。
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,孩子是很大的转机。Marie在小公主出世之后,就完全回归自然。不知女人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中,是不是随时都需要一处归宿与寄托。看她穿着棉质长裙,头戴草帽,真的希望她的日子,可以这样一直太平下去。
然而农民们挤向皇宫,深夜依旧呐喊不停,她的小公主受了惊吓,于是她出去,对着民众深深地弯下腰来,鞠了一躬。暴动因此暂时平息。在她心里,只是祈求愤怒的人们,让我心爱的宝贝安睡吧。不要让眼泪,湿了她可爱的脸颊。
喜欢电影的结局。疾驰颠簸的马车里,路易16世说:你在看那些宫殿道旁的树吗?
Marie平静得甚至微微带着笑容,说:不,我在跟它们说再见。
电影到此结束,留下淡淡的余韵。是的,女人不喜欢面对悲剧。不要看到美丽之隔壁,即是苍老和哀伤。不要终结。
Marie的表情始终高贵美丽,其中最喜欢的是这样的两处。
与路易16世有了初夜之后,变成一个女人。绿色的草坪,开满不知名的小花,她躺下来,看着天空,然后闭上眼睛甜蜜地笑。-------虽然是自己千方百计求来的欢爱,毕竟是感觉美好的。
另一处,是与年轻英俊的伯爵有了私情之后。而伯爵上了战场,来保卫国家和皇族。路易十六迟钝地玩着纸牌,和贵族们沉闷地打发着时光。
Marie忍无可忍,征得同意,独自回到房间。倒在床上哭着自己的爱人。一个尊贵显赫的人,想着心上所爱,眼里是蓝色的忧伤,粉红的脸颊,已经苍白。爱一个人,令她的灵魂变得谦逊而赤裸。眼泪不再只为自己,却因爱情而变得珍贵。
不由得替她庆幸,不管后面还有什么,毕竟有过那么一次不同寻常的投入。和自以为的真爱。身陷囹圄之后,她想念的,除了孩子,还可以有这么一个心上人。女人,除了是一位母亲,之前必定先是一个女人。
Marie不是一个坏人。她只是错在对政治的不关心和无能。
女人,要的不过还是一个优秀的男人。心灵皈依,又是孩子。
世间的男人,往往立志征服世界,以此来征服心仪的女子。
而女人,却想通过征服一个男人来征服世界。------如果,很不幸的,这个男人懦弱无能,那么这个女人就注定将是悲剧。
现代很多女子,在职场不让须眉。深处是不是因为类似的失望。努力要靠自己过得很好,却有多少个夜,像剧中Marie的眼泪,想着那个辜负自己的男人,想着或许,至少还有某一段曾经是真实。至少,那一个夜晚,那一个拥抱,那样一种愉悦,他的体温。至少,那是曾经温暖过自己的东西。